女性爱自己,从离家出走开始

途虎

独处

自我

熹望主播:主播:微语

BGM:DEPAPEPE-いい日だったね。

结尾音乐:柏松-世间美好与你环环相扣

一个女性浸泡在家庭生活里越久,

越觉得水池里一只脏碗都比自己重要。

文|编辑整理:大有熹望·漫漫

写在前面:

有人说:“一个人在独处时间所做的事,往往决定了这个人和其他人根本的不同。”

哪怕走入家庭,被生活捆绑,也请给自己独处的机会。

这一晚我喝了点酒,心里的话就收不住了,我挡在电视机前,对彼得大声说,“天哪,我现在烦躁不安,要去外面住两天洗刷内心,你有意见吗?”彼得咬了咬嘴唇,“你是外面有人了吗?”嗐,男人怎么这么俗。

一个31岁的女人突然决定去开房,怎么偏偏要和男人扯上关系?她只是被一成不变的家庭生活束缚得太久,身体的每个细胞都在呼唤独处的自由。

彼得说,“你看谁家的女人离家出走,家里还不够你待了么?”

我的酒劲儿上来了,“你知道文学创作者最怕什么吗,最怕在同一个环境里待着,你留我在家,就是让文学界失去一颗冉冉升起的金星,这责任你担得起么?”他到底还是单纯,不一会儿就快乐地和我挑起了宾馆,他说,你定个海景的,我午休去看你,我觉得对着海景吃饭比较香。

一个大龄女子离家出走,这件事确实有点不可思议,连我亲妈都再三确认我是不是被家暴了。

我虽觉得自家的灯火可亲,可有时也怀念单身的时代,为什么女人进入家庭生活就在一点点失去自我,二十岁的男人在蹦迪,三十岁的男人打游戏,四十岁的男人勾肩搭背去泡澡(我只是在说某些男人),我们刷着碗刷着锅地就冲掉了梦想,如果工作每周都在给我两天缓解疲惫的时间,我想我至少也有从家庭生活里请假的权利吧?

几年前读过一位女作家的文章,她说自己在公司附近租了个房子,简单装修了一下,每天中午都过去读书写作,晚上再回到丈夫和孩子身边。

这种经历看得我热血沸腾,这已不是伍尔夫身处的年代,一间带锁的房间不够了,我们能赚钱,会开车,性格坚强又独立,我们更需要的是不必锁门也能拥有的自由。

哪有人会忘记自己爱什么,只不过一直在压抑内心的自我。

我在朋友圈发了离家出走的声明,一些已婚女性纷纷要求我带上她们,我不禁想象这场壮观的景象,我们浩浩荡荡住进宾馆去,这一层的人读书,那一层的人追剧,一些人打扑克搓麻将,一些人喝红酒做spa。

可能几百年后自己也成了万千姑娘追捧的先驱人物,她们一遍遍引用着我说过的话:

“31岁的女人若想身心健康,卡里必须有点钱,她不仅要拥有一个带锁的房间,还要有勇气和自己去开个房。”

——选自杨熹文原创文章

(点击蓝色标题即可阅读本文)

有时候人真需要去不一样的地方走一走,唤醒内心昏迷的部分。

女人太容易沉迷于岁月静好的生活,这其实是一件特别危险的事情,有时应去看看好山好水,看看光脚的人们在干什么,有时到热闹的市中心去,问问自己“高跟鞋的生活”是不是也想要...不管是20岁,还是30岁,我知道自己永远需要这种刺激。

——选自杨熹文原创文章

(点击蓝色标题即可阅读本文)

人是穿越不了的,但你不想干的事每时每刻在穿越,从早上8点穿越到晚上10点,从今天穿越到明天,从今年穿越到两年后的新年清单上。

你不做,度日如年,你再不做,度年如日。

若说重度拖延症患者不该把这些怨到别人的身上,但是有些事你就是无法在家里完成。

你刚掏出纸写计划,男人看搞笑视频笑出猪叫,还要让你看一遍也笑出同款猪叫;你刚挂上耳机想听堂课,他非抱着小猫咪到你跟前围观,“你看妈妈干啥呢,妈妈念英文呢啊~”你安排他煮晚饭,自己去书房写点东西,呵呵,门关上了有什么用,男人会一次次破门而入,用他单纯的小眼睛求救,“洋葱呢,鸡蛋呢,炒勺呢?”怪不得那么多女人单身时生活一天一个样儿,结了婚一辈子都在过同一天。

宾馆的房间不错,虽然只能看到一小丢丢海,却也感到一股自由的气息扑面而来,你知道离家出走的魅力在哪吗,明明它只离家十几公里,可我却觉得自己在巴黎。

踢掉鞋,猛灌几口咖啡,在大床上蹦两下,打开行李,坐到书桌前,边就着我的卤牛肉,边看海。

我已经好久没有认真为自己活一天,内心像暴风中的海那样翻腾,今天我孤身一人,可我的世界注定热闹。

我踩着微信读书的桥梁去见鲁迅,我打开netflix的万花筒探望昆汀,我在互联网上抽丝剥茧地铸造一个新的自己,波伏娃在背后悄声对我说,“女人不是天生的,而是被塑造成的。”

今夜我很忙,将和许多事许多人在一起,儿女情长和家庭生活都不可以走进这扇门。

傍晚风起了,楼下的街巷也热闹起来,我看到西装格履的男人钻进日本车,我看到小情侣拎着外卖在街上腻歪,我看到一个女人急急地走过人行道,我在很多人中间看到自己,在人群中我多么渺小,而此刻,一个人,阳台边,夕阳西下,我是那么那么地重要。

——选自杨熹文原创文章

(点击蓝色标题即可阅读本文)

一个女性浸泡在家庭生活里越久,越觉得水池里一只脏碗都比自己重要。

成年女性必须拥有一些解放自我的时间,不然身心皆在紧绷状态下前行,迟早染上别的色调。

我的很多女性朋友都有参加“女士之夜”的习惯。

有时是在朋友家举办的睡衣趴,有时是电影之夜,有时是美食博览,有时是在酒吧喝到酩酊大醉...无论哪种形式,一定谢绝男性的参与。

喜静的我虽然一次活动也没参与过,却很认同这种短暂“离家出走”的方式。

小女生喜欢凑的是男人堆,大女人更能从同性和自己身上找到力量,那些短暂离开家庭的女性并非事业不顺,婚姻不幸,孩子难缠,相反,她们大多是旁人眼中的精英一类,只是事事拼上全力的人难免戴面具走路,每个好强的女子都需要某种形式的裸奔时刻。

如我一样的女子更喜欢独处带来的释放,大量的精神输入才能帮助情绪输出。

奇怪的是家那样熟悉的环境越来越无法让我安下心读书写字,反倒一个26平米的陌生空间频频让我进入心流状态。

身处一个新的环境,遇到一次新的体验,动力来了,焦虑走了,效率高了,拖延少了,你在这里忘记了疲惫,获得了能量,甚至得到一些启示,幻作脚旁的光晕。

海景虽成回忆,砖头瓦块亦有看头,烈起来的阳光、老老少少的行人、飘出早餐香的咖啡厅...未来,在当下便已开始了,借用那一晚摘抄的毕飞宇的话,“这样的未来,纵不是人们所期待的富贵,却也有更要紧的平顺和安静。”

——选自杨熹文原创文章

(点击蓝色标题即可阅读本文)

文末结语:

独处让人思想明晰、内心坚定,愿你能够任性独处,肆意升华。

上一篇:

下一篇: